民国不求生 起点

第一章 德意志之鹰(第1/2页)

此篇为番外,不代表正文的历史发展!

===

席卷世界每个地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近十年,在最危险的时候,甚至法兰西公社的首都巴黎都快丢了,但在联合工团和东共联终于腾出手,大批生力军抵达不列颠岛之后,最终艰难击败了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中欧同盟集团。

这个曾经被马克思咒骂为“反动堡垒”的德意志帝国,在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界大战之后,终于走到了终点,而德国社会民主党则因为护国主义的巨大污点,在临时政府结束和第三国际的谈判后不得不面临解体的结局。

以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为首的原斯巴达克派在回归柏林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另立德国**,并且在战后第一次大选中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社会民主党。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社民党在一战和二战中坚持的护国主义已经被证明为是笑话,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路线被第三国际要求清算,他们怎么和英雄一般发起绝命一击、被迫害流亡国外的斯巴达克派比呢?

但是这也不是说斯巴达克们就足够成熟了,与之相反,卢森堡在战后的社民党大会上做出了非常深刻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些苛刻的自我检讨。

一战以来颠沛流离的国际流亡生活和在外国**运动中所见到的一切,让这位列宁评价为“低飞的鹰”的领袖完全蜕变了,她折掉了软弱的翅膀再重新生长出血肉,以此拥有了真正高飞于天的能力。

卢森堡的自我检讨乃至近乎于严苛的批判,既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新的展望,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彻底清算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错误路线。

这就不得不提曾经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一战之前的德国,是欧洲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中心,马克思主义教皇考茨基领导着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传承正统典籍的马克思正教会――德国社会民主党,而正教会权力的另一头则是被考茨基委任以建立一个工会-政党-议席的艾伯特。

在艾伯特的建设下,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国表层社会之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贱民王国,几乎每个街道都有社民党组织,每个区都有党和工会的办公室和图书馆。每一个党的工人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一辈子生活在德意志帝国地下的德意志贱民王国里,上班和工会一起工作,下班回到党的俱乐部和图书馆,老婆孩子在党的家庭俱乐部里认识朋友度过时光,唯一和现实世界产生联系的可能只是每季度一次的投给社民党的票。不仅工人们如此,干部们也一样,工会领袖在工会里负责他们自己的工作,为政治领袖们呐喊助威,而政治领袖则在国会里唇枪舌剑,需要时喊上工会的兄弟们展示“德意志无产阶级的力量”。

这个庞大的地下王国给了社会主义者一个巨大的幻想,那就是他们在通过政治在影响国家,甚至在通过现有的政治制度在绑架帝国走向**。深处社民党王国里的人们,只有极少数的人看到了这个地下王国的裂缝,卢森堡是一个,李卜克内西是一个,写了《苏维埃**》思想的工会干部米勒是一个,在他们背后还有更大的被这个地下王国放逐的东欧的俄国社会主义者,波兰社会主义者。

这种力量对比直到一战就彻底的逆转了,第二国际的国际反战运动的意义不只是组织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是更深刻的这是第二国际最高的意识形态的象征:各国社会主义者可以通过政治绑架国家。

这点的崩溃就象征着第二国际左翼秩序的崩盘,所以在一战前后,面对艾伯特和逐步分裂的社民党中央,工会组织和无产阶级工人也慢慢从地下王国的幻想中抽身。由此他们组成了莱茵兰起义的第一波最为积极的无产阶级力量。

为什么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要对自己做出这种几近全盘否定的严苛批判?这就不得不提到德法开战之前,德国国内最轰动的一件事情――莱茵兰起义。

在参加起义的积极工人分子之中最为典型和有影响力的就有革命工长组织的米勒,多伊米希和雷德堡,他们三人代表了积极的工人活动家和干部面对革命的行动和工人政权的思想,同时也代表了德国工人阶级在社民党秩序下的束缚,这份束缚既是考茨基和伯恩施坦留下的,也是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留下的。

米勒是社民党的工会干部,他早在一战之前就对地下王国体制的工会部分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在面对苏维埃的新型组织形式时,米勒本能的希望建立一个双重平行的苏维埃制度,中央的苏维埃负责政治运作,地方的苏维埃负责经济运作的工人政府设想,这种思想在另一个时空日后被称为“苏维埃/工厂**”,在这里则被称为“劳工派工团主义”。

这其实代表了社民党一贯的思路,即政治官僚和经济官僚的分离与合作。法兰西公社、不列颠联盟,甚至还有东共联,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有这样的呼声,在东共联这甚至得到了林淮唐书记长的大力支持。

但是,它很明显不适合于残酷的武装斗争,尤其是德国左翼面对着一个赢得了一战、统治了中欧、支配着东欧和非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