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首富
第253章 雍和宫(第1/3页)
吴承鉴在广东会馆又安安静静地呆了四五天,这一日,蔡清华那边忽然传来消息,要吴承鉴好好“准备准备”。蔡清华没说别的,但吴承鉴已经猜到了一二。
如此已经“准备准备”了,两日过去,什么下文都没有。但到第三日,忽然有穿黄马褂的人到广东会馆传唤,也不说明什么,就将吴承鉴叫了去。吴承鉴一路都是低头跟着,一句话也不说。
直到走到一座大门前面,他才抬头瞥了一眼,却是“雍和宫”三个字。
这雍和宫乃是雍正帝的潜邸,且乾隆也在此出生,按照规矩,出过皇帝的房屋不能再住人,所以改为黄教喇嘛庙。
进了大门,吴承鉴又低下了头,目不斜视,所以一路也不知道走到哪里。耳边所听都是藏传佛乐,鼻端所闻都是缭绕檀香,过了一个门户,黄马褂停下了,一个太监叫道:“可是吴承鉴?”
黄马褂应道:“是。”
便有一个太监、一个侍卫上前,把吴承鉴搜了个底儿掉。
因确定来人身上很干净了,那太监才道:“走吧。”
吴承鉴又跟着那太监,走到一个门前,他知道这一趟是北京之行最后的危安之变,不肯再多一丝变故,所以显得极其老实,连门口的牌匾都不曾去看一眼。
在门口等了不知道多久,才有个老太监进来,瞧了吴承鉴一眼,道:“进来吧。”
吴承鉴听到这声音,心里微微一跳,心想原来是你,但脸上一点变化都没有,更没有抬眼去看那个老太监的容貌。
老太监心里倒也暗赞了一声,心想:“此子果然懂事可靠,怪不得能赚到如许多的钱财。”
吴承鉴随着老太监走进门去,老太监往地上一指,吴承鉴就跪在那里了,头低着,眼睛并不看周围,只隐约瞥见前面有个案子,大概书案后面坐着人吧。
就听书案后面有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道:“这个就是那个广东保商?”
老太监回道:“是。”
那中年男子道:“抬起头来,让朕看一眼。”
果然是嘉庆帝了。
吴承鉴这才抬起头来,好让皇帝看清楚他的脸,但他的眼睛很老实,目光自觉向下,连一眼也不朝皇帝脸上扫。但书案上的情形却是瞧见了——上头有一张薄如蝉翼的纸,虽只一瞥之间,但这张纸吴承鉴太熟悉了,就是那张盖着“随安室之印”的“赃物清单”,所以就认了出来。
“咦,这么年轻,就做保商了?”嘉庆帝似乎有些惊讶。
老太监代为答道:“他所恩领的宜和行本是他兄长掌管,前几年他兄长忽然病倒,他父亲又老朽,所以才临危受命,把家业给扛了起来,这几年倒是干得颇为出色。”
上百万两的银子果然没有白花,几句代答里头,藏着三四句好话。
嘉庆帝道:“原来如此!临危受命,不负所托,虽是商贾,却也算一条好汉子了。”
吴承鉴心道:“果然是朱珪教出来的学生,腔调都是一样的。”听到这里他心里就已经有了底。
嘉庆几日前从朱珪那里听到“大内赃物清单”的事情后,就有心要提这个广东保商一问,但在这个敏感时期,以吴承鉴的身份是进不得紫禁城的。恰好今日他出宫礼佛,为太上皇求平安,就顺便安排了时间出来。
嘉庆帝说道:“朱师给朕说你的事情,说你身在十三行,被迫屈服于和逆的淫威之下,却能费尽心机忠心护主,算得上一个忠义之人。”
吴承鉴听到嘉庆连“和逆”这种称呼都出口了,更对今日之事有了把握,连忙道:“此事事关天家颜面,臣就算万死也不能袖手啊。只是彼时和珅势大,臣乃商贾小民,若是与和珅硬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且于事无补,和珅除掉小人后,又会找别的人去办这件事情。所以小人思前想后,决定虚与委蛇,暗中取事,破此奸谋。期间因为事秘难言,受了一些误会,然而此是为人臣者当为的本分,朱阁老的夸奖,臣愧不敢当。”
嘉庆点了点头,和珅势大的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商贾,就算是满朝大臣,又有几个不附逆的?这个小伙子能心存忠君之心,已经算是难得了,不过他还是有些奇怪:“臣?”按理说商贾之辈应该自称草民、小民才对。
从他这个反应,吴承鉴就知道这个皇帝对十三行的情况所知极少,连两大保商被封官身的事情都不知道。
他连忙说:“和珅为了控制小人,硬生生给小人安了个官身,当时小人不愿意接,却又不得不接。”说到这里他匍匐在地,浑身发抖,也不知道是惊惧还是紧张。
这时老太监道:“和珅暗中指使礼部、吏部,给十三行两个最大的保商都安了官,一来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敲到大笔捐献钱财,二来就算是在他们身上打上和氏的印记,从此之后,他们就只能听和珅的话,替和珅办事了。”
嘉庆帝听到这里怒道:“奸臣,奸臣!大奸臣!”
他痛骂了两句,敲了敲桌子上的那张清单,道:“你抬起头来,给朕说说这东西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