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00

-------------------- 第245章资本主义的极限 --------------------(第3/3页)

可以金融炒作的大题材啊!”

当晚,地球上最黑心的资本家,和地球上资本家眼中最大的死敌头目,又一次地在克林姆林宫里碰杯,微笑,彼此都非常地开心。此情此景,让黄克不仅想起来了未来大胡子和小胡子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那一幕。

“好吧,在这事上我也有份,真香........”

事后,他向斯大林和艾琳娜叹息道:“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极限!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后,大资本家们发现,老老实实干活挣的钱,哪里比得上玩金融魔术大收割来得快捷。未来的美国,就是象杜邦这般,在享受金融魔术收割的快乐 中,在短短地二十年内,就由世界第一看谁全是弱鸡的顶尖强国,堕落成了去工业化严重,连造金门大桥的特种钢材都要向外国进口的不堪。”

而斯大林则答道:“未来我会把这件事,记入教材里,让苏联下一代们知晓的。”

两天后,皮埃尔杜邦开心地离去,然后安排人脉,动用关系,继续炒作晶体管这话题,硬是把晶体管吹成了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大门的神物――在这事上,他倒是没有吹错。

虽然这个时期,制造晶体管材料的设备连影子都没有,但是在黄克告知可以一次性提供上百公斤的现成的晶体管材料,足够造出上亿只晶体管后,老杜邦立刻就在美国拉了一伙人,建了个皮包工厂,宣称这是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在美国建造的晶体管工厂。

――但实际上这家工厂就象苏联的工厂一般,两年内暂时只能靠黄克提供的核心材料“手搓”生产晶体管。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就是上次链霉素炒作的重演:炒作该题材,建造“假”工厂,然后向社会融资上市.......又一波金融大收割开始了。为了配合炒作,第一批用晶体管制造的收音机,也会在今年的圣诞节在美国上市。

作为这笔肮脏的收割计划的参予者,中国和苏联都跟着美国财团分了一杯羹:苏联得到了更多的“美国不良资产”转移作为补偿,**方面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手上拿到了大量的“抗战捐助”,三家是皆大欢喜。

这个时期的西方世界,是非常歧视华人的。历史上晶体管的发明者确实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他们是白人。艾琳娜能获奖,也是因为她是金发碧眼的“纯血白人”的外貌方能轻易获得认同。

黄克本来没有这么容易获奖的,但是为了把未来的股价炒得更高,在美国财团的暗中推手下,以黄克为首的所谓苏联半导体试验室,轻松地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身在莫斯科的黄克,这时也收到了欧洲许多国家科学院发来的演讲邀请。

和另一个名字同样带克的陈姓同行不同,小黄克在这事上还有一些节操,对于自己这种“抄袭得奖”很不好意思,但是斯大林却告诉他:“这是你应得的也是必须的。社会主义阵营要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制度上,思想上,科研上,军事上,每一样都要竞争的。另一个时空,我们所以失败,很多原因就是在这些软实力的地方输了。”

黄克在莫斯科的时候,只要有空,斯大林都把他叫去聊天,细细地询问冷战时美苏对抗期间发生的那些事。聊得多了,他也渐渐弄明白苏联的解体,并不仅仅只是戈地图一个人的责任,也弄清楚了苏联输在哪。

“就象日本会被我们耗死一般,苏联也是被慢慢耗死的。不光是经济对抗上输了,思想对抗,文化对抗上,更是一败涂地。”

克林姆林宫里,两人谈起这个话题时,黄克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把诺贝尔奖看得太神圣,本身就输了,因为这等于我们认同资本国家建立的“标准体系”。在未来,诺贝尔奖也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这东西,短期内是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但是冷战对抗开始后,资本主义世界也会慢慢地意识到他的作用,并暗作手脚,毕竟他们才是裁判。”

关于这个国际舆论话语权问题,斯大林和黄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这种事情其实都是“阳谋”,两人虽然头痛却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黄克一个中国人拿到诺贝尔奖,还是**员的身份,在共产国际内部引发了不小轰动。未来的几天里黄克收到了各国同志发来的各种贺电贺信。

但黄克拿到诺贝尔奖的开心,只维持到了八月二十六日。

这一天,他在莫斯科收到电报,日军驻淞沪的第二师团驻地遭遇“不明炸弹袭击”,多名日本浪人被炸身亡。

第二师团借口搜捕凶手,要求进入附近的国民党控制区,而后与当地守军发生军事冲突。

淞沪会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