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俯视万古岁月?佳创文学

144.第144章 四国之变,齐聚黄河(第1/2页)

周玄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寒意,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不由自主地微微瑟缩。

女帝的目光从军中的沙盘之上掠过!

许州,博州!

两地皆北风之重镇,而今却成弃子,大军纷纷退守越州。

越州山多林密,又有黄河作为天险,不比其他两州的平原丘陵之地。

武缨轻展舆图,两军排兵布阵的战局脉络已在心间勾勒成形。

乾元麾下武将,皆是沙场老将,此刻亦是眉头紧锁,沉吟道:

“北风竟欲于越州背山一战?此举颇为蹊跷……”

言罢!

他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似乎这布局与当下战局格格不入。

“兵法有云,绝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武将开口道:

“北风于越州布阵,左依托黄河天堑,后倚越山为盾,右边还有治水,相当于两翼都无后患。”

“越州地形复杂又狭窄,难以铺开大军,只得分批上阵,如此一来,虽限制了兵力展开,却也减少了混乱中自相践踏之虞。”

此举在兵书之中,素有“背水一战”之名,亦称“破釜沉舟”,乃是将士们以寡敌众,孤注一掷的决绝之战术。

然而,眼前之景,却令人心生疑窦。

北地如今叫燕地。

燕地只是大庆一地,北风乃是一国。

北风之军,非但人数众多,足可聚拢五十万大军。

更兼有天险黄河为助,按常理而言,理应在燕北军渡河之际,伏兵以待,给予其致命一击。

然而!

北风却一反常态,竟欲舍弃两州之利,于越州之地,背山而战,此等决策,实乃令人费解。

细思之下,此举之弊显而易见。

北风放弃了北方广袤的战略纵深,以及他们对那片土地的熟悉与掌控,几乎是将所有的主动权拱手让人,转而采取固守之策。

北风怕到这个地步,不战而先怯?

兵法之道,诡谲多变,或许北风正是以此示弱,诱敌深入,再寻机反击?

又或许,他们另有图谋,欲借此决战,一举奠定胜局。

一众身经百战的武将有些迷茫。

武缨轻笑一声,她缓缓说道:

“拓拔术遗怕是真被打怕了,他们担心在战术与策略上再次落入下风,于是索性放弃了那些繁复的计策,直接摆出一副生死相搏的姿态,企图以力取胜。”

“真是可笑至极。战斗尚未真正打响,他们就已经在气势上弱了三分。明明占据着优势地位,却只知道龟缩不出。”

武缨越发对这位陆沉感兴趣。

拓拔术遗怕的是这位陆家少保。

她自负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从不弱人。

这时!

又有黑冰台的千卫匆匆走进军账,带来了最新的军情。

“禀告陛下,楚、韩两国的探子送来了紧急军情。”

在战争之中,信息的重要性无可估量,往往一条关键情报便能扭转战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

女帝自领兵以来,屡战屡胜,这辉煌战绩不仅源自她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更离不开其亲手构建的情报网络——黑冰台。

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密布于天子脚下,为女帝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信息支持。

战争的关键,除了粮草充足、兵马强壮外,信息的获取与运用同样至关重要。

武缨不由想到,陆沉在陆家军之中也只“水银”。

号称:“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女帝淡淡道:“说。”

黑冰台的千卫道:

“韩楚两国的大军,七日前便已在石洲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但奇怪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动静,也没有发起任何攻势。”

“据探子回报,他们只是每天夜里敲起战鼓,制造声势,却迟迟不见攻城之举。”周玄听到这里,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

韩楚两国的大军直抵石洲,却为何迟迟不发起进攻?

这种行为与他们之前的作风大相径庭,实在令人费解。

黑袍人接着补充道:

“昨日,从大庆京派遣出去的一千人马已经到达石洲,领军之人乃是陆家军中的贾符和程浦两位将领。”

“这一千精骑在石洲城外扎营后,从昨日开始便不断挑衅韩楚大军的四十万大军,但韩楚大军却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出营迎战。”

周玄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眼前的情景,竟与他们在荆阳城遭遇的如出一辙。

势弱的一方不退守,反而派遣千余人马前来挑衅,一样的戏码,令人费解。

他深知陆沉的军事才能,两人虽未直接交锋,但陆沉的战绩有目共睹。

而周玄自己,曾与乾元女帝有过交锋,那场面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女帝的“威严”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