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到2021年

-------------------- 第123章会师 --------------------(第1/4页)

在浙南,粟裕根据实际情况,将五百人的残军编成3个支队和1个直属队,改编后的每个支队仅相当于连级规模,分散后的红军机动性更好,更有利于开展游击战。

第二,选择浙西南为突破地点。浙西南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区,更重要的是这里还可以和闽东、闽北、闽浙赣等根据地互为掎角,相互支援。

第三点则更为重要。要求每支队伍的每个红军战士都要学会打游击战。这是粟裕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作战部署,因为在实际执 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

――红军居然要重新学习游击战,这并不意外。在五反之前,前面四次的围剿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面对的对手数量一次比一次地增多,瑞金根据地的红军,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兵团机动作战的。

挺进师多数人都出自原红七军团,更擅长野战,那种百余人,甚至是几十人十几人的游击作战几乎没怎么打过。

这个时期粟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把部队“打散”。几十人甚至十几人都可以出去开展游击战,抓住战机、打完就走。粟裕要求每个小分队至少要出去半个月,可很多人往往3天就跑了回来: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作为指挥员,粟裕并没有责怪下属。相反,他又更改了方案。既然大家坚持不了半个月,那就从3天开始。3天适应了,又改5天、7天、10天,直到大家可以完全应对半个月的游击战策略。最后,粟裕手下的一个班长都可以率部完成这个“指标”。

在这样反复的实战训练中,战士们也渐渐理解了粟裕的苦心。没有群众基础、敌强我弱,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方式,以军团、师为单位进行战斗,挺进师根本无法在浙江立足。其实,在红十军团(红十军和红七军团合并)组建之时,朱德就提出过异议:以红军当时的处境,不应该再以军团为单位作战了。粟裕的战法与当时的朱总司令不谋而合

别看战术调整好象就几个字:化整为零,游击作战,字面上说的这么简单,这涉及到整个队伍战略战术风格的大转型。

1935年的一整年,粟裕的部队一直在于浙、闽、赣交界处活动,多次打破周围刮党部队的围剿,不断地发展状大。到1936年一月时,据上一批向其送去药物和电台的联络员回报,现在粟裕的游击队总兵力已超过一千二百人,甚至还夺取了瑞安、平阳、泰顺等十几个浙南地区偏远县城作为根据地。

对于弱小的红军来说,建立了根据地,就不再是流寇,有了自己的根。好处自不用说,但最大的坏处,就是周围敌军压境围剿时,为了保卫根据地,很多时候在军事布置上就大受局限,失去机动,掉入另一个陷阱中。1934年各地红军主力被迫离开根据地长征后,许多留在原地的游击作战的部队,在兵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实力扩大了,反而“舍不得坛坛罐罐”,为了好不容易挣得的一点家底和新建的根据地,开始与周边的保安团和刮民党围剿部队打大仗,而后再次损失惨重。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能处理好红军游击队实力扩大后和受制根据地间矛盾关系的人,就是粟裕。

在黄克过来前,粟裕和政委刘英商量过后,决定由政委负责根据地,而他自己带着一部分部队主动出击,外线游动作战,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历史上,他在未来的一年里时间里,将浙南游击根据地由闽浙边境东段向北,一直发展到了飞云江中游南北两岸,纵横达200多公里。挺进师的活动范围,从浙南一直扩散到浙中,有30多个县。主力部队发展到1500人,地方游击队和群众武装达到数千人,党员增加到3000人,地方干部500人,能动员的革命群众更高达十万之众!

他的部队是南方八省游击队中发展得最好的一支。在天水和延安时,黄克与主席多次谈起粟裕游击队,也谈起了这位红军中指挥艺术不在林虎三之下的将材。长征结束后,中央红军在第一时间就按黄克提供的资料,向各地的八省游击队派出信使,身上带着黄克提供的抗生素和最近指示,分别与各地的革命老区游击队联系。大部分游击队都成功取得联系,并拿到珍贵的药物。

而所谓的指示,其实大部分是黄克从后世拿过来的,八省游击队在各地游击战中,以及血的教训得出的经验总结。按主席的意见,信使没有蛮横地把“军事指示”交给他们强制执行,而是将这些“总结”当成军事建议交给他们自己“因地制宜”地参考,最后也就是约定会尽快地给他们送来军事援助。

而离黄克位置最近的粟裕游击队,就是第一批接受援助的红军游击队。

此行黄克所乘的船,到达龙泉后,并没有在当地码头停靠,而是继续往上游走,又行了两三里后,方在寻了个人迹稀少的区域下了将船停靠到岸边。

此次进入浙西南,黄克艾琳娜总共也只带了十五名护卫,上岸时,留下五人看船。靠岸的时候,岸边早有人等在那儿接头。

接头的人是一月前就派到浙西南和粟裕游击队联系的三名同志,现在岸边却有六个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