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中国穿越到二战的小说叫什么

-------------------- 第102章 未来准备 --------------------(第2/3页)

于设备有限,一天能复装的子弹也就是上千发。黄克从南昌带回来的那些设备,让军工厂的负责人欢喜得差点跳到天上去。当天黄克亲自下场,仗着自己高级技工的能力,强行车出多个结构复杂的零件,修好了榆林之战时损坏的数挺水冷式机枪。而后在他的指点下,将一挺水冷式机枪装在了cv33坦克上先将就着使用。

黄克在延安也只停留了不到一天,就在当天下午乘飞机返回西安。然后“装成”刚到西安的模样,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为他准备的洗尘宴。第二天,他在二人的陪下去了当地二郎山。

两个月不见,现在的二郎山已经变成了一个工地。上千名的工人正在这儿劳作,主要做的活,就是不停地挖山洞。在黄克要求下,西安市周围的几座山,都在不停地挖掘防空山洞。

“山洞上方的土层厚度,要能达到最少可以抵御250公斤炸弹轰炸的标准。”

“山洞要足够宽大够深,能塞机器进去!”

所有的费用,全是黄克自己掏钱出的,而负责管理预算审核的,却是**的地下党。至于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则负责出人。

西安这边本就有一所正在扩建中的西北大学(原1936年成立)。其原型是晚清和民国时留下来的旧学堂。918后,入关的东北大学转移至此,教室不足需要扩建,学员正是东北的流亡学生。

黄克和张学良达成合作协议后,拿到大笔资金资助的这所学校,不但教室的建设速度加快,甚至还加建了学生专用宿舍。

除了原西北大学旧址外,二郎山附近也有一座学校正在建设中。按黄克的要求,这些新建的学校教室和学生校舍,全是“一层”的平房――只要不漏雨,不漏风,采光好就行。

原因很简单:未来的抗战,这些房子迟早都会被日本飞机炸掉,花太多钱没必要。

而等平津地区战事一起,早有准备的西安这边只要发出声音,整个平津地区的大学很容易就被吸引过来。

历史北平地区的学校在七七事变后都是迁移到这里,但现实黄克提前准备,提早投资,到时候在教育圈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会更大。在黄克和红军看来,借张学良的马甲在西安搞出大学城,才是从东北军身上能收割到的“最具价值”的好处,因为这些有文化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至于黄克私下对张杨说会在这儿建兵工厂――但这话是要打折的。

军工厂会有,但也就是修修枪械,撑死小五金级别。真正的军工重心根本不会建在陕北这个可以被鬼子飞机反复轰炸的危险地带。

但黄克在这里搞大建设的姿态不能不摆出来――因未来大量的重型设备都要通过铁路运入西安,许多是瞒不过人的。中统那边再怎么睁一眼,闭一眼,也要给他们一个应付常光头的说法,比如“这是学校建设的工程设备”,“进口大量的洋灰是为了建校舍”。

到达西安的第二天,黄克在张学思的带领下,亲自去参观了一趟在扩建中的西北大学。

此时的西北大学的新校舍,基本的教室与宿舍外面的毛胚已经完成,余下的只是粉刷和稍作装修――不过这些后续的工程,在黄克的指示下,已完全停止――原因和前面一样,两年后就会被炸平的房子,需要什么装修啊!有钱也不是这么烧的。

黄克过去参观时,西北大学刚开始上课不到一星期。新增建的房子全是毛胚装的平房,墙壁稍作粉刷,除了黑板和课桌椅外,什么都没有多。若不是黄克给学校的老师开工资,实际上学校的老师三个月只能拿一个月的薪水。

“到目前为止,这里共有九百名学生,基本都是东北流亡过来的 。不过最近我哥哥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后,陆续还有其他地方的东北藉的学生正在过来,以后人数还会再增加。”

张学思作为向导,带着黄克在学校里转悠,同时向他介绍学校的情况。期间有人拿出了学校的课程安排,黄克拿过来了看了一眼,大皱眉头,忍不住大骂道:

“为什么数理化课程的比例怎么这么少!国学文科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怎么这么多!难道跟日本鬼子谈国学就能收复东北了?”

黄克虽然年青无官职,可是作为大金主的他,现在在西安说话的声音可是很大的。当他忍不住喷人时,周围的人全都噤声了。

只有张学思敢劝说他:

“兴元兄,我知道你的意思,主要还是教师问题。”

“我明白你想说什么。但这课程一定要改!至于老师的问题,我从上海过来时,已经和交大的黎校长交流过了,他会派出一批新老师过来支援的。”

黄克边说边原地转了两圈,然后决定道:

“修汽车,修机器,造军火,开大炮――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知识的人才能做好。这些学生都已经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了,再上那些国学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样吧.......给你们两个星期,不,是三天的时间过渡。”

黄克也不多废话,直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教改”方案,递给跟随在边上的校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