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吃瓜

-------------------- 第146章二桃杀三士.三家分晋 --------------------(第2/5页)

破,然后对岸的红军大批涌向河东,并迅速地扩大突破断面。

布置在河边、山脚的那些砖石结构的碉堡,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被进攻的红军一波直接打穿――历史上东征的红军因为火力不足,打这些碉堡要用人命去填,更要摸黑偷袭,但这个位面的红军,在得到黄克和苏联专家的援助后,打这种“土木结构”的碉堡,手段太多了。

红军直接在白天发动进攻,两百公里长黄河防线实在太长了,到处都是可以突破渗透的缺口。历史上红军渡黄河要靠划小船,现在却有黄克支援的,多艘小型水上交通艇,突击渗透部队要过河更是方便非常。

历史上神炮手赵章成发明的“平射迫击炮”是打碉堡的利器。在黄克的提点下,苏联专家的相助下,这款武器几个月时间就被红军大量地制造出来。用平射迫击炮法来打那些传统的土木碉堡,那是一打一个准,一炮崩飞一个。而来自苏联和美国的优质tnt炸药作为填充物,更保证了这些炮弹的威力。

至于这些平射迫击炮打击距离没有对手机枪远,会遭遇敌方碉堡机枪火力压制问题也非常好办:一杆苏联援助的12.7毫米的反坦克枪配合春田的2.2倍的瞄准镜,或者给机枪直接安装2.2的瞄准镜,都可以轻易地压得晋绥军这些的碉堡堡垒的射击口,无人敢在那儿向外射击。

情报方面,阎老西自以为对地方平民的高压压制,可以断绝情报,让红军摸不清他的黄河防线手底细,问题是他这段时间频繁地使用潘汉年的车队给前线运输装备物资,各地的指挥中心在哪,物资仓库在哪,对手是一清二楚。

而突击前,红军使用的战术和日军突破中条山防线所用战术类似:都是在开战之初,尽可能地瘫痪敌人的中心指挥系统与前线各部的联系。。

阎锡山的车队被袭是其中之一,而在吕梁山区以西前线这儿,事前潜入的红军突击队则在第一时间到处剪断电线和电报线,甚至直接派出精锐突击队袭击前线指挥中心,最大程度地制造混乱。

和另一个时空的红军不同,这个时空的红军,前线突击队,平均每支四十人的部队携带一门平射迫击炮,加外大量的枪榴弹――虽然后者因为工艺相对复杂,产量不高,但是后方工厂两个月积累下来的产品,也足够好几次战役使用。

历史上晋绥军连一万五千人不到的东征红军都挡不住,这位面阎老西并没比历史同期强多少,第一波突击的红军主力部队一登场就是五万人,而且是从北到南一线平推地同时发动攻势。

一点破,处处破,三月的黄河水本就极浅,驾设浮桥极为方便。

从三交、碛口、再到孟门、军渡、中阳、石楼,到处都起狼烟,到处都有炮声。 、

只是一天的时间,阎锡山苦心经营了三个多月的黄河防线就被全面突破。各地还在坚守的晋绥军,“通讯不畅”的部队,在慌乱中“本能地苦守”时,还能坚守得更久一些。反而是那些还能保持“通讯联系”的部队,在得到周围渡口被突破,侧翼备受威胁,“敌军正在迂回包抄”之类的坏消息后,基本上的情况就是长官一声喊撤,然后大家丢下阵地齐步往后跑――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被红军打穿防线的,只不过这个位面,跑得更快,更积极。

只是一天的时间,红军就轻易地击碎黄河防线,到第二天多座浮桥架起,第二天渡河的红军总数已超过三万人,第三天更达到了恐怖的八万。

但是,阎长官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渡河的红军,在第二天就控制了阎锡山遇袭地点,并在那里发现了空袭中被遗弃的晋绥军的尸体,通过询问俘虏,得知正是阎锡山的亲兵护卫队。可是检查了附近的尸体,仍然没有发现阎老西的踪影。

三月二十三日,随着更多的红军主力渡过黄河,向晋西的吕梁中心离石大步推进时,李润石主席和朱总司令,此时也率指挥部移师黄河东岸。

此次山西之战非同小可,李润石主席和总司令都不敢轻视,直接亲临前线。此时的他,已得到各方汇聚而来的“阎锡山生死不明”的情报。

“如果没有发现尸体的话,阎老西很可能是藏起来了。这个老军阀油滑得很,为什么现在没有他的消息,因为他被吓怕了。”

总司令表示不解。

李润石敲了敲作战地图上吕梁战区的中心“离石”所在的位置,李生达所部就驻扎在这。

“小黄交上来的,李生达的情报,你看过了吧?”

朱老总眯了下眼睛,突然恍然大悟。

“是阎老西和李生达的矛盾吗?”

李润石嗤笑道:

“阎老西和常凯申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逃不出军阀本质,用人任人唯亲,亲嫡系,视旁系如炮灰的狭隘。”

“难怪了!守卫黄河防线的是孙楚和李生达的部队,其中李生达虽然是山西人,晋绥军出身,却在中原大战后投靠了常凯申,和商震一样,都是常凯申在山晋掺的沙子。小黄说过,历史上在我们东征战役之后不久,常凯申逼晋绥军西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