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小说盗版

-------------------- 第124章援助 --------------------(第2/4页)

除此了军火外,黄克带来的物资,还包括了整整两万双鞋子,数部电台(苏联援助的),大量的熏肉、食盐,数吨炸药,以及整整一吨的复装子弹用的火棉、底火。除此之外,就是黄克在上海开设的小五金厂新生产的五十台子弹复装器。

至于最近在汉中把薛岳部轰得吃饭都恶心的“金粪炮”,这款武器由于苏联方面已经答应“无上限提供”“黄式弹弓”后,因为作用重复,加上其本身的缺陷和性价比太低,已经全部停产。

相对于“黄式弹弓”,生产一门金粪炮要消耗一根非常珍贵的无缝钢管,制造过程中还要使用大量焊接、切削等工艺,制造工时并不比黄式弹弓少。更重要的是,相比前者,他还有着射程近,发射声音响大,发射准备时间长,以及需要消耗发射药包的缺点。

该炮在一月就全部停产。不仅如此,已经造好的火炮,也在这个时期被回收,原有的75毫米无缝钢管被用于改造成75毫米的迫击炮。而随着甘陕的红军的军工建设逐渐成形,目前位于延安的兵工厂,已经开始试造75毫米的迫击炮。黄克最新设计的防炸膛护套,则被直接挪用到了新式的迫击炮上。

在浙江和福建的交界地山区,黄克和艾琳娜以甘陕红军“特使”的身份,遇见了红十军的政委刘英。根据中央的意见,他和粟裕是当地唯二知道黄克能力的人。稍稍地交流交接后,两人在春节前离开浙南,返回上海。

拿到了足够的枪枝弹药后,扩军后的红十师,也有了更多的本钱深入白区进行外线作战――例如黄克这次出发龙泉,当地驻军也不过两个团,这还是因为龙泉是浙西的大镇,更多的小县城也就是几百号人的团练兵驻守。

除非常凯申把围剿的兵力大幅度地增长到“二反”以上的级别,出动超过二十万以上的部队全面包围,象对待瑞金红军一般,用一年的时间疯狂地修建“四面八方”堡垒阵锁死外线作战的空隙,否则粟裕一旦把部队带出苏区外线流动作战,有足够炮弹的支持,他轻易就能撕开防护力薄弱的县城防线。

粟裕可不是三人团,给他五千人和足够的弹药,他就能把这五千人用出五万人的效果来......

黄克已经在期待未来的画面,待三四月份过后,完成了冬季扩军、训练,武器充足的红十师,立刻就会由常凯申肚里的“蛔虫”,变成在肠子里乱绞的“孙大圣”。

-------

一根弹簧生产的过程,需要经历球化退火→卷簧→去应力回火→端面磨削→校正→首次回火→喷丸→再次回火→立定或强压处理→倒角或去毛刺→检验→表面处理→成品检验,最后才算成品。

对于工业国来说,生产一根能把0.6公斤重的物体弹到250米外的大弹簧的成本,最多不会超过三美元甚至只要两美元。但对于还处于农业国时代的民国来说,其却是比制造一门迫击炮的难度还要高的高科技。

一月初,位于苏联乌克兰哈尔科夫某个工厂的弹簧生产车间,接到了莫斯科方面发出的指令,开始生产某个型号的弹簧。这款弹簧本就有现成的生产线,只是需求不大,此次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指示要求的。

大清洗时期,没有人敢懈怠,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一万根临时追加的工业弹簧订单就已完成了两千根,在第一时间被装入箱中。

两千根弹簧,两辆嘎斯汽车就可以全部载走。用火车运输时,连一节火车车厢都装不满,余下的空位还塞入了其他工厂生产出来的配套零件,最后还再塞入十几箱螺钉螺帽,剪线钳,老虎钳、螺丝刀等五金工具零配件后,才算是把所有的空间利用完毕。

而后这节车厢,跟着其他装满莫辛那甘步枪的车厢,顺着西伯利亚铁路一路向东,

其间装军火的车厢在途中停靠时卸载,换上新的货物。但是这节装满弹簧的车厢却没有变化,继续一路向东,最后在中苏边境满州里车站更换了(换轨)车轮后,进入日占的东北境内。

其间,有人打开车厢门,登上车箱,撬开其中的几个箱子进行例行的海关检查。

日方检查人员(拿着弹簧):“这根弹簧是干什么用的?”

押送的苏联人:“减震用,大概是用来造沙发和弹簧床的吧。”

“另外的东西呢?”

“机器用的五金小零件。”

检查人员拿起一根长近半米弹簧看了看,又瞧瞧边上那些零配件,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怎么也无法将其和违禁品挂上钩,在收取了转口费用后,摆摆手,放行。

在中国境内换挂在另一截火车头后,装满弹簧的车厢在东北的铁路上继续行驶,穿过山海关,进入北平,在那里他再一次地更换了货车头继续前进,最后停下来的终点,是西安。

箱子在西安火车站被卸载,整个车厢的物资,最后被装载到两辆四轮驱动的道奇卡车上开出车站,和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另外十四辆卡车,其中三辆卡车的后车箱上,装载的却是0.8毫米厚的,65厘米长,24厘米宽的薄钢板――这批钢板是从日本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