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小说盗版

-------------------- 第134章 绥远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2/5页)

,进过工厂,钻过矿洞的小布尔乔亚废物,对中国革命插手得太多了!你们对中国下层工人和农民一无所知,却愚蠢地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过去半年,斯大林同志是在帮你们,给你们这群无知自大的废物补课......”

一个月后,由谢洛夫转述的,极度羞辱“留苏派”的讲话,被印刷出来,放到了红军高层的面前。

之所以过了这么久,是因为斯大林在把这群人送回中国的过程,也非常地“粗暴”。

他没有给他们派飞机直飞中国,而是让这群人坐火车进入蒙古,然后在那里和一大群从东北暂时撤入苏联的“抗联”的同志会合。

1935年的最后几个月,随着中国革命的形式急剧好转,斯大林对东北抗联的态度,也变得“更积极”起来。在中央红军的要求下,部分靠近中苏边境的抗联人员,在十二月后撤入苏联“过冬”和接受整训,其总人数达到千人。

这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冬训后,并没有马上返回东北,而是按中央红军的要求,从外蒙古进入内蒙,穿过阴山山脉,然后通过刚刚解放的巴彦淖尔返回延安报道。

这一千多人的抗联战士,其领导人是周保中,他们进入苏联时基本是两手空空。他们和这群“象犯人一般被押到外蒙古”的留苏派们一起,从蒙古苏红图出发南行。

出发时,每个抗联战士的肩上都背着三把新发下的莫辛那甘步枪,而每个“留苏派”的天子之骄子们,也被勒令背负一把步枪一起跟随行军――不过他们背的并不是常规的莫辛那甘步枪,而是刚刚生产出来的,12.7毫米的反坦克枪。

这款黄克提供了设计图纸的12.7毫米的反坦克枪,因为一开始就有完整的设计图,苏联方面按照图纸很快就制出成品,加上其所用的零件大都是现成的,几乎不要新制,一个月的时间就造了近三百把。 因为斯大林要求能“连续射击”,该枪准备的是很奇特的三连发的弹仓设计。

制造出来后,苏联军工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实弹射击测试。测试时发现,其在400离上,能击穿15厚的装甲,(初速为860 s,此枪真实原型为沙洛霍夫反坦克枪)。 150距离上打击装甲板,4发倾斜射击,只留下平均13深的坑,另外4发垂直射击,则击穿了30毫米装甲板。而在200对厚度为15装甲板以30°角射击,结果十分不理想,射击13发弹只有4发击穿,另有9发留下13凹坑。

军工部门对结果的最终评价是:刚好够击穿红军和各国现役的主力坦克的装甲。

该枪加上反制退装置,全重16.7公斤,去掉枪栓后,加上子弹,共二十公斤,全让这帮人背着行军,这是斯大林故意安排的。

红军即将在山西发动攻击的计划,斯大林已经通过王稼祥知晓。而斯大林在得知常凯申已经将大量的坦克也运到河北一带后,在援助反坦克武器方面,自然也加大了力度。在他的关注下,反坦克枪很快就大批量地制造出来,并在第一时间送到中国试用。

当时他大笔一挥,第一批生产出来的243把反坦克步枪全部被送到中国来,比最初索要的一百把还要多。有趣的是,其中3把,是最初先造出来用于测试反后座效果的五把枪中的三柄,全是最原始的单打一设计,其是作为“添头”附带的,由这群正要回国的抗联战士押运,一大批“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的“精英”们背负,以步行的方式走了十余天,行了三百多公里路,直至中蒙边境。

起初领头的周保中从苏联人这里,还以为这群人全是“要改造的坏分子”。直到中蒙边境遇上接应的红军后,方才知道这群人全是“中山大学的高材生”,让他们背这么重的枪走这么远的路,是要给他们“治病”。

在中蒙边境上,这时早有嘎斯汽车运来了另外一大批军火弹药在那儿等待。而边境线的另一边,却有大批的骡马骆驼队在等待,正是彭雪枫的骑一师护送的运输队。

拿下了巴彦卓尔后,红军确实打通了和苏联的陆上交通线――只是这条道路的运输效率很差,尤其是内蒙这一段路,现在暂时还只能通过骡马骆驼队伍运输。

靠着缴获的马家军骆驼队,以附近蒙古部落的相助,他们是来边境线接收苏联援助的第二批军火:三千杆莫辛那甘步枪,两百余枝12.7毫米反坦克枪,十门轻型山炮,五百万发莫辛那甘子弹,两千发炮弹。

在路上又走了三天后,在阴山山脉北面,骑一师与红一军的接应部队会合,又过了四天顺利到达巴彦淖尔。

穿越阴山山脉时,有部分接应的红军和少量的抗联战士留了下来,开始在山脉里建设山间的游击活动基地。

常秃子以为红军很想要绥远,但整片黄河以北绥远地区,李润石看中的只有两处,一是巴彦淖尔,其次却是恰恰是这段漫长的,却常被人忽视的“阴山山脉”。

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西端以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