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小说盗版

-------------------- 第144章 暗线 --------------------(第2/2页)

在那个存放“敏感”物资的山洞基地里,黄克拿着后世得来的资料,向众人介绍这款飞机。

“这是一年后就会出现在中国战场的,96式舰战斗机。全新,只有出厂的时候试飞过几次。”

朱老总道:“看外型,感觉好象比苏联同志援助我们的飞机要先进不少。”

“这几年正是苏联工业化,现代化的剧烈转型期,就目前而言,苏联方面在航空工业方面,确实暂时还不如日本。而这款九六式战斗机......”

黄克一边介绍一边皱起眉。

1937年七月抗战爆发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几乎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现役”战斗机。不过黄克拿到的这款飞机,是早期型,发动机只有590马力,并不是在中国战场登陆使用的改进型(720马力),二者的性能相差很大。

当时全世界,可以肯定超过他的飞机,唯有英国皇家空军刚刚装备的飓风式战斗机――不过飓风战斗机要到1937年十月份后第一架量产型才试飞,而黄克手上的这批九六式,却是日本在36年就量产的第一批九六型。虽然把飞机制造厂烧了,但实际上影响不大,最多也就延误两三个月装备罢了。

根据后世的资料,在中国战区,能和其平分秋色的同期战斗机,唯有英国末代双翼机:角斗士战斗机。苏联的i16战斗机和i153双翼机也能和其较量得不相上下,但是这两款飞机,前者很不好驾驶,而后者则要到1938年才能服役。

至于德国的bf109战斗机其b型,在1937的时候,其才刚刚开发出来,产量极少且全身毛病多多......

“21世纪的网友帮我查到相关的资料,590马力的发动机其实是很落后的,英国人今年被角斗士战斗机淘汰的铁手套战斗机用的就是同款发动机。铁手套现在在英国人手里快要退役当成淘汰货处理,要弄到手倒是很容易,拿过来就可以直接替换用上,不过感觉这钱花得不值得,鸡肋,鸡肋。”

其实整个二战,从头到尾,日本人的发动机生产技术都比西方落后一代甚至一代半。

黄克向红军高层介绍九六式战斗机时,他的手触碰飞机机身,习惯性地用感知力感知了一下机身内部框架结构,立刻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日本人是如何用“这么差劲”的发动机,飞出这么出色性能所玩的小把戏。

除了单翼机对双翼机先天速度优势的性能碾压外,这飞机不愧 是“ 零式战斗机”的设计者堀越二郎的产品,继承了其一脉相承的疯狂地在骨架、翼梁上作文章,减重减到极致的设计理念:翼梁上大量打孔减重,全机空重1250公斤,比英国角斗士轻了300公斤。比未来中国的另一款主力战斗机霍克3型双翼机轻了一百多公斤。

历史上为了对付九六式战斗机,中国空军是吃够了苦头。

黄克看着到手的日本最新式的战斗机,心里也是郁闷不已:如果把飞机交出一架送给苏联人,自然对未来对抗这款飞机,以及提高苏联同类战斗机的开发速度大有益处。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是怎么交出去?

主要原因,又绕回最早的问题上了:黄克和艾琳娜的身份保密问题。

斯大林不是傻瓜。这次日本事件闹得这么大,全世界目前还以为是日本内乱,兵变引发,暂时还没有往别的地方去联想。现在这个时间点把飞机交出去,苏联那边一定会问是从何得来等一堆的问题。

黄克把情况说明了以后,主席反而安慰他道:“日本方面毕竟已经是一个工业国,军国主义疯狂地进行军备,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技术上的短暂优势。但是决定战斗争胜负的,并不是一两件武器,而是你曾经说过,国家的综合国力,还有最重要的,人心!只要我们中国自己不出问题,另一个历史时空,实力比日本人强十倍以上的美帝国主义,不一样在朝鲜被我们红军,嗯,是后来的志愿军打败了吗?”

黄克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掉进了“唯武器论”的陷阱,很快就把这事放下,然后脑子里开始想该怎么把弄到手的那几台多余的发动机也利用起来的问题。

飞机的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将从美国那儿弄来的装备卸下,完成了交接后,第二天二人就离开延安,赶回上海。所以这么急,原因却是上海那边的“汇丰银行零元购”行动,已经在这个时间点开始了。

鲁赤水发来电报,他们在七天前开始了挖地道掘进工作,只用了四天时间就轻松地掘进了二十米的距离,然后遇上了只有黄克才能解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