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328章 知识传承还会远吗(第2/3页)

竞争。

别人全国几万家门店形成的规模化效应就是能做到9.9元的价格还不会亏本。

这里的规模效应不仅仅是咖啡豆采购成本那么简单,还包括人员培训、设备采购、门店动线设计、B端C端软件等等。

从店面的动线设计,瑞幸的人效就是要比其他咖啡店做的更好。

哪怕不是每一家店都能做到随时随刻都满负荷运转,但动线设计好,员工工作过程中体感会更好,不会那么累,离职率就会比其他企业更低,人力成本也会更低。

放在之前的信息科技水平,压根就做不到全国几万家门店统一管理,也就是这几年信息科技水平上去,才能做到这种规模。

换之前,哪怕它能开几万家门店,也没有办法直接管理,肯定也是分包到每个省份,每个省份再下放权力到每个城市。

这种层层分包的管理模式,中小企业还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现在技术进步带来的管理模式,其他企业压根就活不下去。”

陈元光听完后心想,这就是钓鱼佬的厉害之处吗?天天坐着空想都能给你整出一套理论来。“爹,你说的有一定道理,说穿了就是信息技术进步导致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升。

银行原来是总部管省分行,省分行管市行,到了市行这个级别都未必能管所有网点。

而现在总部可以精细化知道每一个网点的业务情况、人员情况,这种管理精细度是过去做不到的。

以光甲航天为例,换之前,我只管供应商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能不能把我们需要的零部件做出来。

现在不仅需要管他们能不能现在做到,还要关心他们未来能不能跟上,关心他们整体技术研发能力如何,放在研发上的投入是多少,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如何。

有没有可能出现,核心研发人员流动过快的情况,每个供应商都会做建档,这是过去不会做的。”

陈庆之听完后说:“不仅是这样,这是组织管理能力,属于内部受到影响的。

从外部的角度,像酒行业这种最传统的消费品行业,过去茅五泸这些头部酒企,依然要依赖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的经销商拿货成本和拿货量都不一样。

这几年,经销商受到极大冲击,酒企开始自建渠道,自己直接通过电商卖给消费者。

各行各业都正在寡头化,头部企业正在吞噬整个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过去计算机技术导致的组织变革浪潮,那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呢?

我那帮老朋友们都担心的不行,他们认为中小企业未来一片暗淡,想把自己的生意转手,然后给下一代找个好工作。

过去好工作是公务员,他们现在觉得,好工作得是有成为垄断巨企潜力的企业的核心部门,这才是一等一的好工作。

我这帮朋友私下问我,说给我一千万,帮他们把小孩弄进光甲航天的研发部门或者销售部门。

小孩学历够格的就想去研发,不够格的就想去销售。”陈庆之调侃道。

一千万这个数字不算少,当然对应的要求也很高,在这帮羊城本土中小企业家看来,得核心部门才值这个价。

陈元光好奇道:“现金?”

陈庆之点头:“当然是现金。”

“那你这些朋友还是有钱,一千万现金可不是小数字。”陈元光感慨,他靠自己赚到人生一千万很轻松,但他深知这个数字的现金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靠着北上广深的房产,能做到资产一千万的有,但能有一千万现金的是极少数。

“当然,这批人都踩中了房地产东风,只要不去炒茶炒币,手上多少有点现金。”陈庆之说。

陈元光好奇道:“何必来买工作呢。

一千万的现金存银行定期,相当于一份年薪三十万的工作了。

光甲航天待遇也无非就三十多万,其实工资不高的,何必来吃工作的苦。”

陈庆之感慨:“他们的逻辑是,未来少数垄断性企业会垄断社会生存资源,工作岗位是福利,只有少数个体能获得工作的机会。

建立在这样的认知下,帮子孙后代在最有可能的垄断性企业里找一份工作,这工作说不定能遗传。

机器人学习人类都有了,人类遗传给人类还会远吗?

未来我在垄断性企业工作,退休之后我把我的经验传给我儿子或者女儿,他接替我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代代传承下去的工作岗位。”

陈元光想了想,“这未免有点太科幻了。”

陈庆之叹气:“是啊,机器人开车哪怕在十年前,我也会觉得科幻,可现在它就是现实,还是我儿子亲手缔造的现实。

对他们来说,一千万买一张门票,买一种可能性不算贵,当下拿一千万去投资,能回一半都算好的了。

在变革的大时代,稳定是稀缺资源,不确定性的时候,确定性显得格外珍贵。”

“你答应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