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到2020年是多少年

-------------------- 第239章互相为师 --------------------(第2/2页)

“所以主席才一定要求每个战士,有机会都要读书习字。普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普鲁士人和日本人都是胜利在小学生的课堂上。”

黄克和北一辉扯到这里时,车子已到达唐家村附近。

唐家村前的那条河,在当地名叫清水河。河上的桥梁,在红军全面反击时,被撤退的日军主动炸塌。战时红军在河道的浅狭处架了浮桥。两人随车过来时,却是运送造新桥的材料和工具。

新桥就建在旧桥的遗址边,建造手段简单而粗暴:河道上打桩,造了个钢筋混凝土石墩作为中间连接点,然后河道两岸各搭上数根从塘沽那儿拆来的铁轨作为横梁,焊接好后,铺上木板就可以通行。由于钢轨的承重力极强,理论上这种简易桥甚至可以直接通行二三十吨的坦克。(注:这种情况坦克其实是用履带在钢轨上走,有很多老照片可以看到这种过桥手法)唐家村所在的位置战略位置很重要,在这里修一座承重力强的铁梁桥很有必要。黄克和北一辉随车过来时,车上装载着的就是焊接的机器材料。

现场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设备到位后,黄克亲自下场,拿着电焊枪和面罩开始噼里啪啦地焊接。

电焊并不是轻松的活计,即使有面罩保护,也是很伤眼睛。只是黄克仗着自己惊人的感知力,实际焊接时都是闭着眼睛在工作,戴个面罩纯粹为了防止飞溅的火星。桥梁焊接容错率要求很高,这个时期的中国没有多少焊接高手,所以黄克亲自动手。

北一辉虽然不通技工的活,但事后看过黄克焊接的零件,即使是外行也一眼就看出每一道焊接缝都漂亮得象艺术品一般。就连边上的苏联专家,也对黄克技术赞不绝口。

北一辉看着那一道道完美的焊缝,突然又想起了昨天晚上李润石和他单独聊天时,他说的那些话。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现在,资产阶级也总结出了许多分化工人阶级的心得体会:工人贵族就是他们弄出的,分化工人阶级的毒糖果,以及挂在工人面前,鼓励他们为资本家多卖命的胡萝卜。”

“优秀的工人,被称为技师,高级技师,工段长,可以拿更多更高的工资,享受更好的福利。他们把这些优秀的工人抬起来,捧到天上去,让他们脱离工人阶级,产生以为自己是上等人的幻想――这是很高明的手段,这极大地剥夺了工人中的精英参予工人运动的机会,甚至让他们和普通工人形成利益对立,从而达成挑动群众斗群众的目的。”

“而小黄,他就出身于于一个类似“无产阶级中的贵族”的家庭:父亲是高级技师,母亲则是大学讲师水平的高级工程师――放在日本,也是属于企业里的:这才是李润石主席,对中国革命做最大贡献,却又常常被人忽视的重要细节。

“在李润石主席出现前,中国封建军队的最巅峰,也只是传说中的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但在宋朝之后,军人的地位是一朝不如一朝,贼配军,好男不当兵就很能说明问题。而日本的军队――不客气地说,我更愿意称之为“兽军”!”

对于黄克最后的评价,北一辉虽然不喜欢,却也知道日本军队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三湾改编,还有更重要的,人民子弟兵制度,才是红军战斗意志远胜白军,而且在斗志上不输给那些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军的缘由所在。”

“人民子弟兵制度,不光是喊出来,也是做出来的。帮老百姓挑水,帮老百姓耕田,修桥修房。看似辛苦,却直接让军队摆脱了‘贼配军'耻辱感。自唐汉之后,中国军人重新拥有了荣誉感,使命感。”

“读过书,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军人,拥有荣誉感,使命感,骄傲感,为人民而战,为人民服务,也被人民拥戴,这就是人民军队。”

李润石主席告诉过北一辉,什么革命道理黄克这个小年青他都懂,甚至可以讲得比许多当政委的还要透彻。北一辉跟着黄克,什么都可以学到。但黄克身上欠缺的,恰恰就是北一辉这么多年,不断积累下来的,各种“失败和错误”的人生教训,人生负面.....

他们一中一少,年龄相差近三倍,其实互补性极强。北一辉跟着黄克下乡,干了一天的活,聊了一天的天,黄克有着“教育历史名人北一辉”的恶趣味,对他是知无不谈,指出问题,说出问题都很深刻,北一辉很喜欢听。

而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北一辉一把拉着黄克,直接把他拖到了当地农民的家里,用上级供给黄克的“专家”饭菜,换来了一碗当地村民的普通伙食。

黄克身份特殊,没有几个红军干部会敢这样对他。但北一辉这个“外国人”不会对他客气 。 其实北一辉早年在日本,也是做过社会调查的。他昨晚和主席交流了一夜后,就更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坐在用几块石头当椅子的临时饭桌前,皱着眉啃着难咽的高梁饭,北一辉指着身边的当地农民向黄克介绍道:“这是我早上干活时,认识的当地的几位农民兄弟......”

ps :明早校对错别字